第1078章 1091.诸葛亮不是刘备的第一重臣。(4500字求订阅)-《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1078章    1091.诸葛亮不是刘备的第一重臣。(4500字求订阅)

    宋徽宗此刻非常郁闷,你们现在连跟我商量都不商量,直接就认为三顾茅庐是假的吗?

    可是他现在却没有办法反驳陈通提出的疑点,只能在这里面生闷气。

    并且疯狂地在陈通的空间里面查找资料。

    希望可以得出有力的论点。

    而此刻陈通也不想去继续证明三顾茅庐是假的,因为只要你从各个维度去找,那会找出更多的问题来。

    因为虚假的东西,就需要不断的去拉低智商,去忽视真正存在的现实问题,才能让这个虚假的理论成立。

    这就跟撒谎一样,你撒了第1个谎,就需要更多的谎言去弥补这个谎言的漏洞。

    所以此刻陈通还不如去谈一谈,真正的三顾茅庐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陈通:

    “其实真正的三顾茅庐,就是刘备经常去找诸葛亮。

    刘备十分看重诸葛亮的身份背景,因为诸葛家族,别说是在荆州地区,那是在整个东汉,都有着庞大的人脉资源。

    咱们刚才说的那只是荆州地区的这一只诸葛氏。

    可你也想一想,东吴还有诸葛家族的人,曹操那边还有诸葛家族的人。

    这个家族那是在三个诸侯王手下分散投资,他们的人脉资源极其广阔。

    刘备最重要的就是看中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这以后要是去打仗的话,说不定还能让诸葛家族帮他,直接策反对方的将军了。

    懂不懂?

    这才是刘备当时最需要的。

    而不是你所谓的隆中对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李世民哈哈大笑,这一下感觉心里舒坦多了。

    千古李二(明主罪君):

    “我就说嘛,像【隆中对】这种有着巨大缺陷的战争计划,怎么可能会打动刘备呢?

    原来所谓的三顾茅庐,不过就是诸葛亮和刘备多次洽谈。

    而我也从这里面看到了另一些信息。

    刘备和诸葛亮谈了这么多次,竟然最后还没有一口答应让诸葛亮成为自己的高级幕僚。

    这就有问题了。

    要么是诸葛亮的要价太高。

    要么就是刘备觉得诸葛亮不值这个价钱。

    所以双方才没有达成一致性的意见。

    这不就跟招聘一样吗,要真是稀缺到无比的人才,哪里会像这样讨价还价?

    不停的去协商谈判呢?

    如果诸葛亮真有力挽狂澜的本事,刘备就是得罪再多的人,也要把诸葛亮拿下。

    就像当时刘邦用一国换取张良的跟随一样。

    张良才值这样的付出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有道理!

    李渊连连点头,觉得自己的儿子现在水平还是不错的。

    平平无奇李家主(乱世雄主):

    “其实我也认为是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所谓的三顾茅庐,这个‘三’字,那不是数词,那是一个量词,在古代代表的就是很多的意思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三顾茅庐,就是刘备很多次跑到诸葛亮那里,跟诸葛亮一起去谈判协商。

    而背后所隐含的寓意,你可以自己想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皇帝们纷纷点头,这才是真正的去看历史。

    现在他们也明白了陈寿为什么要用【隆中对】,取代【魏略】所描述的那一部分。

    因为【隆中对】的缺陷简直太明显了。

    你如果用为了【魏略】那一部分史料,人们就很难怀疑到刘备看上的是诸葛亮的背景。

    因为【魏略】描述的就是诸葛亮毛遂自荐,然后使用的是内政方面的才华,征服了刘备。

    而那个策略,是没有缺陷的。

    ..........

    宋徽宗听着群里面越来越跑题的讨论,让他无比的难受。

    这就感觉别人去否定自己偶像身上完美无缺的神环一样。

    这简直就是要把偶像拉下神坛。

    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。

    最美瘦金体:

    “这三顾茅庐,怎么可能是多次上门呢?”

    “谁教你们这样理解了?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此刻就连岳飞也叹了口气,难道‘三’这个字,在古代不是这么理解的吗?

    这就连我也知道,把三顾茅庐解释成上门了三次,那基本上就是扯淡。

    估计只有陈通那个时代才会这样理解。

    怒发冲冠:

    “这就没有必要打口水仗了吧。

    古文就要按照古人的习惯去解释。

    你看看有多少人去解释‘三顾茅庐’,是觉得刘备去只去了三次呢?

    就拿杜甫的诗来说吧。

    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
    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
    这明明就是说所谓三顾茅庐,就是频繁上门,多次讨论家国大事。

    这还不够明显吗?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宋徽宗嘴巴张了张,真想怒骂一句,你一个将军懂个啥?

    这解释书面上记载的意思,难道不应该是读书人说了算吗?

    我说几次就几次!

    但宋徽宗也明白,现在大家都不会听他去辩解这个。

    到底三顾茅庐,是去了三次见了一次。

    还是去了很多次,见了很多次。

    其实在古代是没有任何争议的,真正争议的那只是在陈通那个时代。
    第(1/3)页